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(简称“五师”)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重要组成部分,肩负着屯垦戍边、发展经济、维护稳定的重要使命。五师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,师部驻地在双河市,地理位置优越,北与哈萨克斯坦接壤,是连接中亚的重要通道之一。五师下辖多个团场和企事业单位,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、工业为支撑、服务业为补充的多元化发展格局,为新疆的稳定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五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。1953年,根据党中央的决策,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第9军的部分部队转业组建了农五师的前身。1962年,农五师正式成立,开始大规模垦荒造田,发展农业生产。随着兵团体制的调整,农五师几经变迁,最终演变为今天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。几十年来,五师官兵和职工群众发扬“热爱祖国、无私奉献、艰苦创业、开拓进取”的兵团精神,在戈壁荒滩上开垦出万亩良田,建起了现代化的城镇和农场,成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工业方面,五师依托农业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,形成了以棉纺、食品加工、建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。双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五师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,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,推动了产业集聚和升级。五师还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,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,建设了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,为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作出了贡献。
服务业是五师经济的新增长点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,五师大力发展商贸物流、文化旅游、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。双河市作为五师的中心城市,商业设施不断完善,吸引了周边地区的消费需求。五师还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资源,开发了边境旅游、生态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。在城镇化建设方面,五师取得了显著成就。双河市是五师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,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。五师还积极推进团场城镇化,改善了职工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。通过城镇化建设,五师不仅提高了职工群众的生活质量,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民生改善是五师工作的重中之重。五师高度重视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,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学校、医院和文化设施,为职工群众提供了优质的服务。五师还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,通过技能培训、产业扶持等措施,帮助职工群众增收致富。在脱贫攻坚战中,五师采取精准帮扶措施,确保了贫困群众全部脱贫,实现了共同富裕。维稳戍边是五师的重要职责。五师地处边境地区,肩负着维护边境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任。五师官兵和职工群众发扬兵团精神,积极参与边防巡逻、联防联控等工作,为边疆的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。五师还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,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,筑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
九十一团是五师下辖的重要团场之一,位于精河县境内。九十一团以农业生产为主,主要种植棉花、小麦等作物,同时发展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。近年来,九十一团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,推广先进种植技术,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。团场还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,改善了职工群众的生活条件,成为五师发展的一个缩影。展望未来,五师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推动高质量发展。五师将进一步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,推动工业转型升级,培育壮大服务业,加快城镇化进程,改善民生福祉,维护社会稳定,为新疆的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五师的发展历程是兵团精神的生动体现,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边疆地区发展进步的缩影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五师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,勇担使命,开拓创新,谱写新时代兵团发展的新篇章。
配资网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