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台上牌三年、跑了4.3万公里的本田奥德赛,二手价只卖17.98万,新车含税价当年是32.78万。 这差了差不多12万。
有人说,这价格像是把一台“准新车”当成飞度在卖。 你会心动吗? 先说事实。
车是2022款 2.0L 锐·耀享版,产地和上牌地在长春,2022年2月首登,过户一次。 动力是2.0升自然吸气配合电机的混合系统,匹配E-CVT变速箱。
官方WLTC油耗标称6.2L/100km。 轴距2900mm,后排支持40:20:40放倒,行李厢容积485L。
配置含全速自适应巡航、第二排电动调节、前排座椅加热与电动调节、OTA在线升级等。 主动刹车、前碰预警、车道保持等也都在标配里,安全气囊4个。
二手行情区间大约在17.03万到20.44万,这台报17.98万,落在市场中段。 用数字说话更直观。
新车32.78万➖现价17.98万=亏损约14.8万。 三年多的折旧率超45%。
这幅度让人咋舌。 现实里,MPV本来就是家用工具体系的一员,但同级竞品像别克GL8或一些国产旗舰MPV,二手保值表现又有各异,原因值得深究。
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价差?有几个因素叠加。 首先,整体市场偏好在变。
家庭购车的焦点从“空间+耐用”向“智能+新能源”迁移。 电动车和插混车型频繁抢占视线,尤其是在限购、牌照资源稀缺的城市,新能源溢价明显。
其次,MPV需求虽然稳定,但受城市生活方式影响,私人家用需求并非像十年前那样旺盛。 再有,车主驾驶习惯、保养记录和车辆外观内饰状态都会直接影响二手估值。
还有一点不容忽视:疫情后的用车结构调整,二手车供应量与需求端的短期失衡,也会把价格推来回震荡。 实际体验上,这代奥德赛依旧擅长一件事:载人。
第二排的舒适性和灵活座椅布局,是它的核心卖点。 家庭出行、老人孩子乘坐,体验友好。
座椅加热在东北冬天就是刚需。 OTA功能也给人一种“用着不会被时代抛弃”的安心感,软件还能继续升级,车机不至于很快落伍。
动力匹配平顺,混动系统在城市代步的油耗优势明显。 按每年1万公里估算,10年折合年均用车成本大约1.27万,整体经济性还算不错。
缺点也很明显。 高速巡航时隔音不算顶级,长途乘坐可能会觉得有点吵。
和别克GL8这类侧重豪华舒适的对手对比,奥德赛在配置奢华感上输一筹。 面对像腾势D9、理想L9这样主打科技和智能的国产新贵,它在智能化配置与豪华感的“分量”上显得更朴实。
有人会喜欢这种“简单耐用派”。也有人觉得“配置不够花哨”,买车还得靠个人偏好。 真香还是佛系,端看你怎么选。
讲个小段子。 看车时,一位正在卖车的车主对我感慨:买它是为了解决娃上学接送问题,三年下来省心省油,换车原因很现实——家里添了老两口,要更大的后排和更豪华的配置。
车主把这台车当工具用,这也解释了为啥里程不算高但愿意放到市场上卖。 现实往往就是这么接地气,情感和实用并存。
给考虑入手二手奥德赛的朋友几条建议。 看混动系统的保养记录和电池状态。
试驾时在城市和高速都跑一跑,感受隔音和变速平顺性。 检查第二排电动机构和座椅加热是否灵活。
确认OTA更新记录,看看车机是否常年联网并保持更新。 核对保养发票和过户次数,别被外观干净的车蒙蔽。
二手车是非标品,细节决定成败。 从家庭视角说,这款车的性价比仍旧吸引人。
它适合讲究空间和舒适性的家庭用户。 你想省油又想省心,它能满足。
追求驾驶乐趣或极致豪华配置的人,可能会觉得不够带感。 购车决策有时候就是权衡:你要的是“稳妥可靠的家用大空间”,还是“更炫的科技与体验”? 在当下车市热度不断被新能源和智能化刷新背景下,一台奥德赛的巨大折旧也是市场变局的一个侧影。
买二手车,买的是过去的信任和未来的可用性。 你愿意用近半价买下一辆三年本田的“家用神器”,还是更倾向于把预算投向一台更智能的国产新势力?评论里聊聊你的选择。
配资网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